返回

关中盗墓手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31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干尸就算能动,也应该是如同僵尸一样动作僵硬才对。

    可刚才跟我说话的郑二伯,行动流畅言语清晰,容貌皮肤也都正常。

    根本无法和眼前的干尸挂钩。

    要么我们撞见鬼。

    要么眼前的干尸不是郑二伯。

    黄子然扶起翻倒在地上的条凳。

    随后踩上条凳掏出匕首,割断套着干尸脖颈的绳子。

    咚!

    干尸直挺挺的摔在地上。

    我看的心里犯嘀咕。

    忍不住道:“人死为大,你这样对尸体太粗暴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就不怕会诈尸啊?”

    古往今来关于诈尸的记载和传说不计数。

    例如《酉阳杂俎·尸帘》记载:有位村长的老婆死后还没入殓,在傍晚时突然传来音乐声。

    那尸体竟然站了起来,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了舞。

    并且跳着跳着就出了院门,追随音乐声出了村子。

    子女和亲朋都被这一幕吓住。

    没人敢追出去拦住尸体。

    最终喝了酒的村长回来听说此事,拎着木棒追进村外树林里,一棒撂倒了诈尸的老婆。

    此外还有野猫野狗冲撞尸体,导致尸体诈诈尸的记载。

    古人由此总结出,尸体不能遭到外物侵扰。

    乐声,猫狗等外物侵扰,会扰动残留在尸体里的魂魄,最终导致尸体诈尸。

    其实湘西赶尸,也跟诈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    后来去湘西盗墓,结交过几位赶尸匠。

    他们说赶尸分三等。

    上等的是赶行尸,类似于后来港片里演的那样。

    赶尸匠用朱砂在尸体前胸后背画符,还要封闭住尸体的七窍,然后通过法事进行起尸。

    起尸后的尸体,就类似于诈尸。

    尸体能站起来,双臂能抬起来平举。

    只是因为死后关节硬化,导致尸体行动僵硬,只能通过蹦的方式行进。

    这时在尸体前后各站一名赶尸匠,敲着阴锣押送只能蹦跶的尸体回乡。

    其实,这只是旁观者眼中看到的场景。

    那几位赶尸匠曾给我演示过赶行尸。

    在尸体身上画符,封闭尸体七窍等手段都是障眼法。

    是让外人心生敬畏的手段。

    实际对尸体做的最重要一步是防腐!

    他们会用特制秘药涂抹尸体全身,让尸体短时间内不会腐烂。

    不然山高路远,不等运回去尸体就腐烂完了。

    那样就没法给家属交差赚到银子了。

    做好防腐后,他们会把尸体双臂绑在两根木棍上。

    然后押送行尸的两名赶尸匠,一前一后扛起木棍行走。

    这有点类似于抬轿子。

    通过赶尸匠的抬起,让尸体随之前进。

    加上木棍有弹性,尸体会随着木棍弹性上下起伏,看起来就像尸体在蹦一样。

    有人可能会问,难道就没有人看到木棍么?

    还真别说,不靠近确实看不见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会给尸体穿上特制的宽大衣服。

    衣服前后拉开能遮掩住木棍。

    再加上阴锣开道,等闲人也不会靠近去沾染晦气。

    远远看去,就只能看到赶尸匠驱赶着蹦跳的尸体前进。

    经验丰富的赶尸匠,两个人就能这样扛起四五具尸体押送回乡。

    第二等的是分尸法,也是赶尸匠最常用的方法。

    分尸法顾名思义,就是把尸体给肢解分尸。

    四肢和脑袋切下来,然后把脏腑器官也掏出来,泡入朱砂调和的防腐药水中进行防腐处理。

    然后赶尸匠带着尸体零件快马加鞭赶回去。

    到了地方,在用二皮匠的手艺,把尸体缝合起来交给家属。

    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。

    缺点是对尸体有破坏。

    不过用这种方法的,基本是掏不起太多钱的普通人家。

    为了让家人尸体能落叶归根,也就不得不如此了。

    上面两种干尸技术,都是日夜兼程不避讳人。

    尤其是第一种赶行尸的手段,堪称炫技,为赶尸这个行当增添了非常多的神秘色彩。

    最末一等是背尸。

    这就没啥技术含量了。

    只要有力气,能把尸体背回去就行。

    但在赶尸行业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那就是“背尸”不能见光。

    因为背尸有损行业形象。

    没技术还想靠蛮力吃这碗饭,那就只能夜深人静时背着尸体赶路。

    不能用蛮力形象砸了整个行业的招牌。

    说完赶尸匠,还得说说我们盗墓行里的诈尸。

    其实说实话的话,我是没见过真正的诈尸。

    但是见过会动的尸体。

第631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